有在使用鐵壺的朋友,最常見的應該是拿來煮水泡茶吧!用老鐵壺來泡茶,確實還蠻不錯的。所以在此也順便介紹,自己已經泡過,效果還不錯的茶。給各位手上有鐵壺的朋友來參考,有興趣的朋友,不妨可以找找類似的茶來泡看看。

 

下面照片的茶,不少眼尖的朋友,應該知道那是普洱沱茶。沒錯那是沱茶,不過也確實有些年份了。說到這茶是朋友,早年開店時所賣的茶,暫且就稱它為開幕紀念茶吧!以前普洱茶還沒像今日這麼火紅時,當時的普洱,在正常情形下,茶餅售價,遠高於()磚、沱();有完整包裝紙的,會比沒包裝紙的來的貴。因為當時市場普遍認知,茶餅所選用的茶菁是最好的,次級的茶菁才會用來製作磚、沱。另外對於磚、沱的普遍印象,也都是以熟茶為主。加上當時普洱茶還未開放,存放於香港的老茶,多半是以第三地轉運或貨櫃夾帶的方式,將這些老茶給帶進來。有時為了運送方便或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必須要拆掉包裝紙,才能運送進來。之後也曾經發生過,有人拿老茶的包裝紙,包些比較年輕的茶來當老茶賣。例如:無紙藍印包上紅印的紙,當成紅印賣的現象。另外沒有包裝紙的缺點是,一般人很難分得出是什麼茶,茶的身份難以證實。就業者來說,這類的茶多半也就以便宜的價格賣出。

 鐵壺與茶的相遇(一) 02.jpg有年份的沱茶

 

因此,像這樣既沒包裝紙又是沱茶,加上當時還有更老的茶餅可以選擇,當然也就不受青睞。剛好在幾年前看到了,這組在角落處似乎已經擺了很久的茶。於是就順便問了朋友,怎麼會有這組茶,朋友回答說:「這是剛開店進的茶,因為當時大部份的普洱茶,要拆掉包裝紙才能進口,要不然就是用走私的方式帶進來。」 我說:「既然是開店時的茶,那也放在這裡好些年了,那我來先試一下。」喝過後,當下就決定買來存放,加上朋友給的價錢也蠻漂亮的,所以就帶了些茶回去。最近將這茶要來拿喝,發現茶面已轉的紅並帶些油亮,周圍已經自然的鬆開,用手就可以剝來喝,不需再用刀子來拆開。 

  

鐵壺與茶的相遇(一) 05.jpg  茶面已轉紅

 

鐵壺與茶的相遇(一) 06.jpg周圍已自然鬆開


 

為了要試看看,是否鐵壺泡的有比較好喝。所以就拿一般不鏽鋼的茶壺與鐵壺來試泡看這個沱茶,喝起來茶湯是否有相異。 因為這茶真的放的蠻乾淨,所以雖然經過20幾年的時間(內行的朋友看茶湯跟葉底應該就知道了)轉化,喝起來口感還是帶有些許苦澀的感覺。就個人所試過,用不鏽鋼的茶壺所泡的茶口感確實會強烈些, 而用老鐵壺所泡出的茶湯,口感則是比較圓滑些,茶湯的收斂性也不那麼高,好像這茶又多了幾年的感覺。一樣的同一組茶,使用不同的煮水器具沖泡,卻有兩種不同的口感,真是蠻奇特的

 

鐵壺與茶的相遇(一) 03.jpg  茶湯如紅酒般明亮清徹 

 鐵壺與茶的相遇(一) 04.jpg  葉底紅潤富有彈性

 

PS: 如要使用本文,請先徵求同意後。註明來源,請勿擅自轉載。 (發表日期 : 2007/09/17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隱茶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